配资炒股怎样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你说话?看完这三个教育法则你就知道了
鼓励孩子个性发展,发挥孩子长处配资炒股怎样,激发思考式学习。
身边时常有宝妈向我抱怨,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在家陪娃,周末奔波于各种辅导班,孩子在学,自己在等。
感觉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几乎都给了孩子,可是孩子却成绩平平。
想跟孩子多多交流,但总是没聊几句,孩子就不愿意继续了,以至于现在孩子有心事也不愿意告诉自己。
给孩子报了这么多兴趣班,但是感觉他却整天浑浑噩噩,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。
宝妈朋友们苦不堪言,却不知问题出在哪,更不知该如何去解决。
其实,归根究底,是我们的方法出现了问题。
清华教授彭凯平在人文清华的一次分享上,提出了:如果想教育好孩子,父母应该掌握“3C”法则——
接触(Contact)沟通(Communication)文化(Culture)
运用好“3C”法则,其实就可以帮助大家解开上面的疑惑,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可是每条法则都有它重要的注意点,父母照做了跟真正做到了有着很大的区别。
全身心投入式的陪伴,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接触
《父母的格局》书中告诉我们:父母必须用“空杯思维”转变养育格局,我们要承认自己并不懂孩子。
孩子是我们生的,但我们也并不是天生就懂孩子、理解孩子的。
我们需要通过学习、实践、观察,慢慢把空杯填满,在陪伴中去读懂孩子。
记得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:“孩子要的非常简单,只是大人的陪伴,大人的关注而已。”
陪伴并不是指简单地身体和孩子在一起,它是一种复杂的过程,真正优质的陪伴,不在于时间的长短,而在于陪伴的质量。
《2019年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》显示:
九成以上中国家庭的父母认识到亲子陪伴的重要性及意义,但其中的八成父母仍在以低质量的方式陪伴孩子,普遍存在着隐性失陪、形式陪伴。
樊登老师曾经在讲书过程中,多次分享自己陪儿子嘟嘟听写的一个故事。
有一次嘟嘟让他给自己听写。
他一边看自己的书,一边给嘟嘟听写。
看一眼嘟嘟的书,给嘟嘟念一个字让他听写,然后立马又看自己的书。
过了一会,嘟嘟突然哭了。
他对爸爸说,不要给他听写了。
樊登老师问嘟嘟怎么回事,嘟嘟回答说,你就一点也不想给我听写。
陪伴不等于陪着,陪伴孩子要“用心”,用心关注,用心理解,用心引导。
优质的陪伴是要给孩子带来被尊重感的。
放下 自己手头的事,把时间还给孩子,给孩子全身心投入式的父母。
高质量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满满的安全感,而且能给他们自信的力量和面对困难的勇气。
问题的探讨和交流,应该具有取舍性
葛洛夫说过:有效的沟通取决于对话题的充分掌握,而非措词的甜美。
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需求,以及父母对孩子进行引导, 助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。
交流话题的选择,是影响沟通效果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1.社会攀比类的交流,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
美国学者戴维·刘易斯《教育孩子四十条》中写到:从来不对孩子说,他比别的孩子差。
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,孩子们刚开始都想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。
但是却发现,无论怎么努力,还是不如爸妈口中的那个优秀的小孩。
超过了同班的小军,还有楼上的小李,超过了小李,还有那个表弟。
语文考了第一,还有数学,数学考了第一,还有英语。
孩子永远都陷在被比较的泥潭之中,不可自拔,这个优秀的小孩是怎么也无法追赶上的天才人物。
社会攀比类的交流只会封闭孩子的耳朵和心灵,不再向你敞开,甚至还有可能故意跟你对着干。
孩子是敏感的,无休止的比较会导致产生自卑心理、嫉妒心理、疏远亲子关系,可能让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反复受到伤害。
2.开放式话题的探讨,有利于拓宽孩子的思维
你平常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是不是习惯问这样的问题:“这个是什么东西啊?”、“今天我们去哪里玩啊?”
对于这种有确定答案可回答的问题,孩子只需要搜索脑子里熟悉的词汇来应对,并不能激发孩子过多深入地、开创性地思考。
《父母的语言》中说过:开放式的问题能够让孩子开始独立的思考,最终,孩子会逐渐学会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。
那如何向孩子进行开放式的提问呢?
只要把“为什么?”、“怎么办?”加入到和孩子的交谈中,这样就会激发孩子的大脑去努力思考。
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提问,会引导孩子天马行空地去想问题,这样他的大脑和思维会得到很好地培育和拓展。
智慧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
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个高赞帖子:父母应该重视智慧教育胜过知识教育。
我们常常误以为知识多就是有智慧,事实并非如此。
一个孩子不停地给他灌输各种知识,这个英语班,那个数学班,这样孩子就真的很聪明了吗?
那只不过就好比是在电脑的硬盘上存储了更多的数据而已。
电脑能够随时调出千千万万的知识,可电脑并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脑。
没有智慧的人看到一颗树就只是一颗树,看到一粒沙就只是一粒沙。
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从一颗树看到风景,从一粒沙发现灵魂。
梅耶·马斯克不仅自己事业成功,还把三个孩子都培养成了亿万富翁。
大儿子埃隆·马斯克是科技狂人,二儿子金博尔开了一家直供餐厅的有机食材农场,女儿托斯卡经营着自己的娱乐公司。
孩子们从小作业都要自己检查,还要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工作,梅耶对孩子们从来都是放手让他们独立。
大儿子埃隆·马斯克少年时非常痴迷计算机;老二金博尔从小对食物感兴趣,喜欢做菜;女儿托斯卡从小迷恋戏剧、表演、音乐和电影。
梅耶所做的,就是发现各自的天赋,并鼓励孩子们去发展。
可我们身边大部分父母觉得发展兴趣太浪费时间,特别是进入高年级后,孩子学知识,做题时间都不够用,还管什么兴趣不兴趣的。
更有父母认为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没有价值。
逼着孩子去发展他们自认为更有前途的兴趣,可那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或擅长的。
智慧教育不是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,不是整天盯着孩子的成绩看,哪里薄弱补哪里,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孩子的长处。
要求孩子门门都优秀、样样都擅长,其实也就是每一样都不突出。
“斜木桶原理”告诉我们:将木桶倾斜一些,就能够容纳更多的水,而容水量取决于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。
把孩子的长处发挥到极致,原本的那些缺点往往也就被掩盖住了。
保留孩子最宝贵的个性,只有是孩子真正喜欢的,他才会去思考式地学习,才能发挥他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。
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说过:
即使是普通孩子,只要教育得法,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。
注重沉浸式陪伴,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力。
杜绝社会攀比,保护孩子心灵;多聊开放式话题,拓宽孩子思维。
鼓励孩子个性发展,发挥孩子长处,激发思考式学习。